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牛鬼与蛇神之舞(续篇)

当我来到大街某店前五脚基,准备对斜对面的大巴刹“谋杀菲林”之际,一名印度仁兄趋前跟我攀谈起来;他讲了一口流利英语,我只好硬着头皮咬着舌头应之。兹将我们对话的内容节译于下:

“哈啰朋友,您拍这些东西来做什么?”

“拍来作纪念啦。”

“那些建筑都已破烂不堪了,别太担心,太平看来是不会有什么新的发展的。”他语带嘲讽地说。

“这里将会有很大变化了,”我继续讲,“您听说过大蓝图吧。”

“呵呵,您真以为那个计划可以落实吗?有一股政治势力正在从中作梗,据说,条件乃是必须确保土著能够承包半成甚至以上的发展工程,否则,想都别想!”

“噢,真的?”

此间各中文报记者想必不会认真地看待上述第一手资料,更不会傻乎乎绘声绘影地拼凑出一篇独家报导吧。我之所以这么判断,不外乎基于两个关键:第一、那名印度仁兄仅仅是草民身份,既非华基政党高层,亦不是什么“鼻子歪了”的人民代议士,哪有探掘与追踪之迫切性;第二、其论点直接牵涉到族群政治的敏感问题,为了免于遭到类似蓄意破坏社会和谐的指控,纵然有发挥空间,还是不惹为妙。

如果那名印度仁兄对大蓝图的批评——对一般新闻从业员来讲,也许就像疯狗乱吠似的,岂能符合“推论”和“实证”并重的资讯生产过程,——充其量只能沦为小道消息而已的话,那么,我们不妨也来看一看,关于前朝市议员抨击当朝市议会“空雷不雨”的荒唐行径吧。

此则新闻,以“太平开埠古迹建筑/疏于照顾日趋残破”为标题,刊于去年最后一天的《星洲日报·大霹雳》。概略地说,乃是杨国良、郑汉龙和刘德聪等三名国阵/马华前市议员,严厉地抨击彼等(包括其他同志)服务几十年,然而,如今却改由民联/民主行动党主导的太平市议会没有负起保护古迹的责任。该篇报导劈头便说:

“历史遗产城市申遗的大讽刺!太平市强调其历史价值与地位,但是与太平开埠史息息相关的古迹建筑物(即前总督署大楼遗址的圆柱群——笔者注),也是所谓一级保护文物,其明显疏于照顾及维修,日趋残破,令市民感到失望唏嘘。”

“疏于照顾”和“日趋残破”等八个字分明已经告诉我们,(大概唯有白痴无从了解)有关历史古迹的毁坏,俨然是经年累月未曾修复、加固所导致的,绝非发生于近期之事。这拨人居然将自己的无能、失责乃至渎职之过要别人来代为承担,还恶人先告状,可谓佛口蛇心。他们均受委当市议员多年,做一套、讲一套,才千真万真“令市民感到失望唏嘘”呀!

惟,就资讯传播和新闻价值而言,这种东西对于广大读者群到底具有什么启发作用?况且,吊诡的是,该名记者与其服务的机构为什么都甘于任人摆布,被人利用呢?

曾几何时,因为政商挂钩,遂使社会公正与民众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晚近几年,为了达成对社会大众的控制,国内政治集团和媒体集团开始互为巴结,企图透过软性文化消费来产生异化,有些报纸从此便没有什么报格可言,充斥其中诸如假正义、真虚无、非理性、无立场的反智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光明正大”了。

适逢新春佳节期间,谨以明朝帝师刘伯温自撰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赠与那些始终克己复礼、洁身自爱的新闻从业员,祝愿大家像牛一般健硕!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1月22日)。

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牛鬼与蛇神之舞

从“永远和平的城市”返隆后便一直提不起劲。读着闲书,想象天下太平,惟现实世界岂能尽如人意?

这次回乡收集资料,有机会聆听了不少太平市民的宝贵意见,当然还看到了此间政党/政客的一些小动作,非常恶心!

图中的建筑群已经被鉴定为本市之文化遗产。

更过分的是,我发觉各大华文报地方新闻照旧是向马华与民政倾斜的。譬如像前任市议员对现任市议员挑三挑四,可是有关论据却根本站不住脚,既混淆是非,亦自打嘴巴。就专业性言,在后者的意见从缺之情形下,上述报导,岂不是有意制造出一种“这些人不做事”的负面印象,以致广大的读者均受到误导。

这种东西如何能够通过各报新闻主任的“法眼”见诸报端呢?如果下属为了交差而乱作新闻,难道身为上司者就不能明察、不能判别吗?真是匪夷所思!若非政党渗透(或勾结或收买)了——就算只关系少数人,并无涉及多数人,——否则,为何大众媒体上会出现如此背反辩证、客观、理性、且如此单边主义的编采原则和方式呢?

前阵子,本栏拙文〈太平华社甘当城市升级的阻力〉刊出时,其中有一段不幸遭删除了,兹录于下:

“几个月前才蝉联马华太平区会主席的李学超是否认可其同党同志(指马华武吉干当区会主席何章兴——笔者注)飞象过河来太平所发表的高论呢?殊不知,从黑帮故事的角度来看,后者岂不疑似一个桀骜不恭的‘搞屎棍’前来由前者控制的地盘上寻衅、撒野么?”

我十分好奇,此段文字是否可以断定为“情绪宣泄”,乃至“人身攻击”呢?实不相瞒,关于“飞象过河”的说法,不过是从某报记者对马华太平区部改选的报导中偷过来用而已,并非我首创。熟悉太平马华的人,理应晓得这一切乃属尚未白热化的内部矛盾,长期以来,两位领导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彼此更不时在暗地里互相较劲,勾心斗角。

至于说,坊间传闻某位在政治海啸中被冲走的人民代议士,在任期间通过其行政特权给予此间各报记者不少甜头的“不公开的秘密”,姑且不知其可信度究竟有几成,言说者能够拿出证据吗?然则,老人家常说,无风不起浪,无根不生草。

基于此种暧昧不清的潜在关系,诸多关于太平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闻报导之中立性恐怕是值得怀疑的,乃至连准确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我把这种破坏社会公正/公益的现象概述成“黑帮故事”,仿佛太轻,太软,太美了一点!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