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会发生如此咄咄怪事呢?实在不能理解。
我想说明的是:这个花园式住宅区,发展并竣工于一九七〇年代中期;它并非坐落在拉律山或者动物园毗邻地区,距离市中心不到十分钟车程而已,其方圆五公里的范围内亦无所谓的“自然栖所”(Natural Habitat)──除了附近的古打河沿岸零星散布着一些树丛,不远处则有不少废弃的矿湖,以及就地筑建的猪寮、鱼塘和果园,──难道这批“滋事者”都是从天而降不成?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心里明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单是猴群充当先锋前来寻衅,随后而至的,也许还有巨蟒、山猪、野鹿……等等。抑有进者,由于大家盲目地集中在物质环境的无限开拓,随意改造大自然,因而肇始了诸如整座高级公寓坍塌、大石滚落压毁民宅、连绵豪雨酿成洪灾等攸关人命和金钱损失的事故接连不断地发生。
类似现象在国内各大城市几乎是屡见不鲜的,乃有论者尝试以“自然的反扑”来概括之。然而,很不幸的,当全人类显然快要沦为“环境的难民”的时候,我们从上述惨况中所受到的教训却好像还不够切身、不够丧胆、不够多?
若从地球伦理的意义上言之,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大自然──包括自然资源的分配与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理应都是属于全体人类族群共同享有和共同议决的。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个人/团体可以单方面宣称某一块地、某一条河、某一座山的“拥有权”(Ownership)乃是掌握在其手中。推而论之,人民代议士也绝非什么“伟大的上苍”,其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础亦系于选民手中一票,即便是政府也不过是受人民之托而临时组织起来的“管理人公司”罢了,所以决不可胡言什么“俺想干啥就干啥”的话!
第十二届全国大选,行动党、回教党与公正党在霹雳州成功突围,过去的在野党终于携手晋身执政党之列了。
尽管如此,最让我感兴趣的,并非关于权力会不会被滥用的问题,而是这个政治集团的智囊人物究竟会采取什么策略去对付那些跳来跳去的猴子。由行动党主导的霹雳州民盟政府,有没有可能马上改变彼此的认知、拓阔彼此的视野?抑或,仍旧笼罩在国阵政府的阴影下,即把对于土地、水域、森林等自然环境的“肆意践踏”仅仅视为一种追求经济成长和利润至上的商业行为,致使生态的问题继续恶化……
◎原载《光华日报·众议园》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