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太平华社甘当城市升级的阻力

未经详细规划、破坏市容美观的高楼发展计划

有些事情本来并没有那么错综复杂的,然而经过有心人刻意地将之和个人政治议程交缠在一块,乘隙插足,遂把焦点模糊掉,使到老百姓陷入不能自主之境地,有关人士即可混水摸鱼就势取利。

根据《太平文化遗产城市特区大蓝图》的规划,太平市中心在所谓“文化遗产城市”(Bandar Warisan)的发展理念与定位下分为“首要保护区”(Zon Pemeliharaan Primer)和“次要保护区”(Zon Pemeliharaan Sekunder)两大区块。

其中坐落于此间的34栋公共建筑,例如,霹雳州博物馆、县政府大楼、太平大巴刹、古打回教堂、圣乔治中学,等等,因为具备了独特的美学风格,所以被鉴定为必须受到保护的第一级历史古迹;至于包括了和平饭店、北京旅社、福建会馆、江夏堂、源兴栈等在内的83栋私人建筑则被列为第二级历史古迹。

图中的太平大巴刹将修复和改建成两层楼的文化与艺术坊

无论如何,我们务需知道,即使是那些属于第一级历史古迹的公共建筑尚且还未正式通过《1976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令》、《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和《2005年国家文物法令》等获得合法性的保障。

基于这个缘故,地方政府想要扩大化落实此项计划,如何可能免于地方豪绅的强大阻力──就太平市而言,这股强大阻力分明是来自拥有诸多房地产的华人头家以及华人社团,──他们不但抗拒当局的良好意图,往往还会配合政治人物来喧闹一番,甚至无耻地抢占了公共的舆论,侵犯了公众的意愿。

日前,针对《太平文化遗产城市特区大蓝图》建议在首、次要保护区范围内立法禁止一些老店屋翻建超过两层楼的老问题,马华武吉干当区会主席何章兴率领一众理事慎重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他大言不惭地指出,市内建筑物应该获准从原有的两层楼增建至四层楼,而似乎不证自明的绝对理由竟然是:这是“太平华社的意愿”,更是“太平人的意愿”。(《光华日报》,2008.12.07)

由于何氏经常患有高估自己的代表性的毛病,故其言下之意,老百姓决不能轻忽以对。所以,我们不妨试以这样解读之:大蓝图没有可取之处,太平华社坚决反对有关的文化遗产城市特区计划,太平人最大的意愿莫不是要求无限制的全面发展!

几个月前才蝉联马华太平区会主席的李学超是否认可其同党同志飞象过河来太平所发表的高论呢?殊不知,从黑帮故事的角度来看,后者岂不疑似一个桀骜不恭的“搞屎棍”前来由前者控制的地盘上寻衅、撒野么? (本文见报时,此段已被删除。──笔者注)

最讽刺的是,《太平文化遗产城市特区大蓝图》厚厚一大册,里头详尽地列明七大主要工程、三个执行阶段、实施方式指南与所有经费预算等旨在逐步完成城市升级/社区重造的发展计划,然而一拨地方豪绅(包括朝野政治人物)只能盯住两层楼或四层楼的节骨眼不放,强词夺理,却无力去回应那些足以改变整体社会生活的具体方案,完全抹杀了上述大蓝图所诉诸的空间品质、绿色经济和永续经营之道,简直鼠目寸光!

不过,这样也好,正当大家依旧在两层楼或四层楼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时,一旦《国家文物法令》(第645条文)通过修订与宪报了,地方政府将被赋予法定权力,以便对那些已获审核为历史古迹、并且符合即将推行之发展概念的私人建筑收归公家所有。此种强制性政策/法规的设计,在在显示出当局为了确保有关计划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信念!

另一方面,那些散布在首、次要保护区范围内的“燕屋”,其未来命运也在《太平文化遗产城市特区大蓝图》里清楚地交待了:这些四至六层楼高的建筑最适合重新发展成为开办旅游和酒店管理课程的私立学院,如此一来,才能为此间旅游中心和酒店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换言之,毋庸置疑的,“太平文化遗产城市”显然也无法认同“燕屋”的存在意义了。

在308大选中,何章兴沦为民主行动党余兆佳的手下败将,之后便一直闲住在家,照理有更多时间认真地温习功课的,若想再战江湖为党雪耻,don’t play-play哦!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8年12月24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