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天赋拉律山的绿色文化遗产

亲爱的,你知道吗,同乡老友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假如太平依旧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几十年不变,将来这个地方不就像国内一些“想当年欣欣向荣,迄今日每况愈下”的夕阳城镇那样死寂一片么?

言外之意是,发展不好咩?或许,就拉律山建缆车这个个案来讲──语气犹如官爷们恩威并用地向老百姓告诫似的,──那些喜欢跟政府唱反调者,似乎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危言耸听,压根儿不顾“绝大部分太平人”的利益。

所以,你不用怀疑,也不必惊讶,一份由马来西亚消费人协会联合会(FOMCA)草拟的《终止拉律山缆车发展计划备忘录》没两下子就给当局歪批一番。

这个总部设在外坡的非政府组织,不仅仅面对“不能代表所有太平人的意愿”与“干涉本该由环保团体处理之事务”的呵责,更甚的是,它欲行使公民社会提出专业意见的权力亦被剥夺了。

该备忘录郑重其事地发出呼吁,冀政府负起责任,好让未来的一代持续享有宝贵的天然的国家资源;当务之急,便是严禁任何“风险企业”在此地开展。同时,它也阐明了拉律山始终适宜推行低破坏性的自然旅游形态的理由:

一、拉律山乃是一个重要的集水区,长久以来,为太平以及邻近地区的民众不断地供应水源。根据霹雳州水务局的统计,这个水源保护区涵盖了逾二十平方公里的范围,此处也是七条河流的源头所在地。亲爱的,这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大山,如果因为开垦导致泥土倾泻,或者山石塌陷,乃至对水质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水供的事发生时,怎么办?

二、远在一九一〇年,殖民地政府便已公报了超过七千公顷的面积当作保护林区;逾半个世纪过后,即一九六二年,当局再次公报将近三千公顷的山岭地段来建设“拉律山原生林保护区”。所谓“保护林”的实际意义,一方面,既可充做生态研究和自然教育之用,然而,至关重要的,则是保护集水区四围的森林没有受到损毁。

三、二〇〇二年,中央政府也将拉律山规划为动植物的自然栖所(Natural Habitat)。也就是说,这个热带雨林生态圈非常适合育种满山满谷的花卉与巨树,尤其还直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虫、鱼、鸟、兽栖息和繁殖的天然屏障。亲爱的,倘要确保此间的生物多样性获得良性发展,那么现代化的机械以及观光人潮就必须加紧管制啰。

四、资料显示,拉律山的年均降雨量高达五千公厘,与此同时,其土壤流失量亦多达一百五十吨,于是乎,这里一直都是不少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专家们眼中的“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官爷们理应心知肚明的。

这等事对拟建于斜坡上的那些电缆支撑塔莫不是隐含了威胁性,即地表植被因人为干预而变异,且造成土层不稳,甚至恶化水土流量以致危害到塔基的安全……俨然一种恶性循环!

又,万一很不幸肇了意外闹出人命,难道我们都把问题归咎于天乎?亲爱的,说句泄气话,要是将来这盘缆车生意夭折了,从经营者到发展商到州政府,谁有能力“还原”拉律山日积月累、千秋万代的绿色文化遗产呢?

:备忘录原称“Memorandum Menghentikan Projek Pembinaan Kereta Kabel Di Bukit Larut”,正副本已在去年十月分别呈交予包括霹雳州皇诸拉惹纳兹林、州务大臣达朱·罗斯里、天然资源与环境部长阿兹米·卡利以及能源、水务与通讯部长林敬益在内的多名人士。

◎拉律山缆车计划系列评述文章之三;原载《光华日报·众议园》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8年1月17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