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拉律山建缆车≠振兴太平百业


亲爱的,我想过来又想过去,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听见“发展……发展……”的词儿便那么兴奋?

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俨如一种深入民心的意识形态──发展不好咩?发展好,没有发展就死了!──不管什么脉络底下,即使你不认同也不得不接受的是,它都能够胜任愉快地腐蚀掉人们的思维结构与价值系统。

难道说,其肿瘤已经入侵、分散、且裂变成每个人的细胞核或者基因组了?不过,倘若执政当局和资本集团企图把一项发展计划(以建缆车为例)跟一座城市的兴衰问题等同起来,或者期待它能够连带地振兴百业,发挥救市场、助经济的神效的话,讲得不好听,简直狗屁不通,估计他们都犯了逻辑上白痴的毛病呗。

无论如何,不瞒你说,我们仍旧无法超逾下文所述的障碍:一方面,我们虽然主张以人为本的发展,并且“……坚持科学决策,支持照顾服务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发展”(引自《香港仔人》博客),可是亲爱的,上述声音怎么能广而播之呢?另一方面,那些经济目的理性主义者亦非猪脑一块,诚如当代政治哲学家泰勒(Charles Taylor)对公共意见的分散化问题进行甄别、分析时,他发觉:

“……利益集团会经由掌控媒体、主要政党以及宣传工具操纵民众,从而将公共辩论导入符合其目的的狭窄管道中。”

比方说,综观媒体对拉律山缆车计划的报导,我们可以按照其书写意向(暂时)概括为两个方面的课题:一经济课题,二生态课题。事实上,很明显的,有者宁可向当局靠拢,强势推销人人翘首以待、乐观其成的客观印象,却省略不谈有关方案中可疑的负面的不当之处(民众没有权力知道吗);有者则小心谨慎地把讨论焦点模糊化,好让智者见智,愚者见愚。

再说,太平湖与拉律山本来就像唇齿相依,绝对不可分割的。然而,那些从湖景区一路延伸到山顶上的电缆支撑塔,到底应该如何设计才不致沦为视觉障碍,特别是不会破坏了此间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没有机会看到具体的缆车车厢设计乃至完整的建筑工程结构的画家想象图,所谓的“environment friendly”,大概不会又是一句想到就放的屁话吧?

亲爱的,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千万别堕落彼等精心炮制的迷阵中。我们务须将政治、经济、文化、社区与生态等课题视为一个同心圆的整体关系。依序而言,这项发展计划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肯定是最直接、最根本的了,因此它乃是那个最外围、所占范围最大的圆圈;而政治决策必然会产生关键性和延展性的影响,例如,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生存保障、民主参与,等等,虽然它不过是个小圆点,却是支配所有问题的核心。

全国大选要到了,说不定,当局将在华人新年期间推出拉律山建缆车的新闻大炒一番哩。适逢天转阳和之际,亲爱的,你说,谁家孩子不是严禁讲诳语、干坏事的?官爷们这边厢向老百姓拜年拉票,恭喜!发财!那边厢难道不也应该正其心秉公理政,光大亲民爱国的精神?嗯,勿把有关建议的诸多缺陷、错误、弊害统统化约成一句“等环境评估报告,交太平市民决定”蒙混过关哦。老百姓用道德的眼睛看着!

◎拉律山缆车计划系列评述文章之五;原载《光华日报·众议园》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8年2月12日)。

没有评论: